由于各國稅制和稅收管理方式千差萬別,如何了解適應并有效運用,成為很多“走出去”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今年,稅務部門以服務跨境投資全生命周期為中心,推出“稅路通”服務品牌,為“走出去”企業進行更精細化、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稅路”通了,企業“走出去”的心也更定了。 有了更多“護身符” 稅收協定,常被形容為“走出去”企業的“護身符”。作為國際稅收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據,稅收協定有助于消除跨境經營納稅人面臨的雙重征稅問題,提高稅收確定性、推動涉稅爭議解決,并在促進跨境貿易、技術、資金和人員往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10月17日,我國分別與塞內加爾、喀麥隆兩國政府在北京簽署稅收協定,進一步深化“一帶一路”國家稅收合作。至此,我國稅收協定網絡覆蓋范圍增至114個國家和地區,基本涵蓋中國對外投資主要目的地以及來華投資主要國家和地區。 除了稅收協定,系統介紹各國基本營商環境、現行稅收制度的《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也為“走出去”企業指路領航。“在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各國復雜的稅制體系和快速變化的政策規則,給企業發展帶來不確定的境外稅收風險。”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司長蒙玉英介紹,為幫助企業及時全面了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最新稅收政策,提前應對、防范風險,國家稅務總局從2015年起開始編制發布《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幫助“走出去”納稅人了解東道國的基本營商環境、現行稅收制度等,讓“走出去”企業走得更遠。 經過10年努力,中國稅務部門對外發布的《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數量從3份已增加至105份,基本覆蓋共建“一帶一路”主要國家(地區)及我國境外其他主要投資目的地,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稅費服務的一張特色名片。由于稅收政策在不斷變化更新,在指南數量持續增加的同時,稅務部門還定期更新維護已發布指南。2022年開始,更新頻率由原來的每兩年更新一次提升為每年更新,讓企業能夠更加及時掌握投資目的地的最新稅收政策。“我們進一步優化完善稅收指南模板,從國家(地區)的基本概況、投資環境、稅制狀況、稅收征管、稅收爭議和投資風險六個維度進行解讀,使稅收指南更具專業性、實操性和可讀性。”蒙玉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