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已進入深度調整期。2024年,全國累計生產粗鋼10.05億噸,同比下降1.7%,實現了產量下降的預期目標。但鋼鐵消費降幅更大,市場呈現供強需弱態勢,企業經營承壓。 “今年鋼鐵行業仍有增長機遇,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突圍之道。”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首鋼集團董事長趙民革表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疊加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預計汽車、家電、造船、新能源等行業用鋼仍有結構性機遇。鋼鐵業要堅持高端化、高效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場需求結構轉變 不久前,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全球首艘商用7500立方米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1號船正式交付。作為海上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重要裝備,該船配備兩個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全壓式C型液態二氧化碳儲存罐,可耐零下35攝氏度低溫。 “我們生產的P690QL2超高強低溫鋼,具有超高強度、超低溫韌性,滿足國際上首次提出的零下35攝氏度抗開裂性能指標,填補了液態二氧化碳存儲材料領域國際空白。”鞍鋼中厚板事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憑借出色的技術研發能力,鞍鋼獲得全球首張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用P690QL2鋼船級社認可證書。 造船業挺立潮頭,離不開鋼鐵材料支撐。鞍鋼累計供貨高強度造船海工用鋼2400余萬噸,居國內市場前列。 “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是全球海事工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突破綠色船舶用低溫鋼核心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力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鞍鋼股份技術中心低溫用鋼團隊負責人張宏亮表示,鞍鋼低溫用鋼科技成果鑒定國際領先,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3項,授權發明專利30項。 近年來,傳統用鋼大戶建筑業需求下降,制造業需求占比從2020年的42%提高到2024年的50%,鋼鐵業需求結構重心正逐漸轉變為制造業。 面對市場新變化,鋼鐵企業強化創新驅動,加大對高端、特種鋼材研發和生產力度,以更好滿足下游行業轉型升級需要。首鋼自黏結電工鋼新技術助力新能源汽車電機向高能效、低損耗迭代升級,寶鋼股份4款頂級取向硅鋼產品全球首發,太鋼研發世界最高強度汽車車輪用鋼,河南鋼鐵5600毫米寬厚板軋機實現極限制造新突破…… “2024年,湖南鋼鐵對產品結構進行重大調整,全年品種鋼產銷量占比提升至65%。”湖南鋼鐵集團董事長李建宇表示,今年將繼續應“市”而變,力爭將品種鋼比例提高至67%。 業界預計,2025年制造業用鋼需求保持增長。“兩新”(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將促進汽車和家電行業保持增長,新能源汽車和家電產品產量增長將拉動高牌號硅鋼需求,家電用鋼將更注重滿足輕量化、面板紋樣、耐腐蝕等需求;船舶用鋼將大幅增長;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等領域對高強鋼的需求量將回升,新能源裝備對高端壓力容器用鋼需求有一定增長空間,高品質特殊鋼、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核心基礎零部件用鋼等小批量、多品種關鍵鋼材需求有上升趨勢。 下一步,中鋼協將加強行業運行監測分析,引導企業推進品種結構調整;建立深化鋼鐵與建筑、船舶、交通等重點領域的上下游合作機制,強化供需對接,大力開拓鋼材產品新市場、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