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楓葉之國加拿大的旅行中,有一個特別的時刻令人難以忘懷——那就是備受矚目的一年一度基礎設施數字化光輝大獎賽頒獎典禮。對于全球基礎設施數字化領域而言,這不僅是一場盛大的聚會,更是展示創新成果、交流前沿技術應用的重要平臺。 基礎設施數字化光輝大獎賽,由Bentley軟件公司發起,旨在表彰那些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基礎設施數字化進程、提升人類生活質量的杰出項目、個人和組織。這一獎項被譽為業界“奧斯卡“。 2024年10月9日,溫哥華萬豪酒店大宴會廳內,燈光璀璨,氣氛熱烈。來自數十個國家的基礎設施數字化主管、專家,以及眾多行業媒體、分析師和Bentley高管齊聚一堂,共同期待著這一年度盛事的到來。 此次大獎賽共吸引了來自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組織提交的250個參賽項目。經過獨立評審團的嚴格評選,最終有36個項目脫穎而出,進入決賽階段。 隨著一個又一個獎項的頒發,中國總共贏得六項大獎——包括四個類別獎和兩個創始人榮耀獎,再次成為獲獎最多的國家。每一個項目都是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桿,每一項數字化創新都給我們帶來啟發。 雄安新區垃圾處理:科技賦能的“無痕設計” 在雄安新區,一座垃圾綜合處理設施正以科技賦能崛起。它不僅是雄安新區第一批啟動的重點工程,也是全球首個隱藏式布置、多源固廢協同處理的固廢綜合處理工程。 該項目總規模達到了3060噸/天,相當于每天處理掉一座小山丘的垃圾。更值得稱道的是,它采用“去工業化無痕設計”,將多種工業設施隱藏于地下,地上則是一座美麗的郊野公園。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管理部三維設計管理室主任王朝陽表示:“由此帶來密閉空間通風、地下物流、特殊消防設計、地下水位抗浮防滲、煙囪排放煙氣脫白、冬季冷卻塔除霧等一系列技術難題。” 該項目團隊采用數字孿生技術,把設計師的設想快速轉化為三維數據信息模型,將大量紛繁設計變為直觀的虛擬工廠。通過使用ProjectWise建立統一的文件協同平臺,項目團隊實現了13個專業60余人的高效協同,減少了專業間的沖突,提高了設計質量和效率。使用OpenPlant Modeler突破DN50以下小管徑設計布置難題,降低施工難度.......該項目榮膺設施、園區和城市類別獎。 渤中海上風電A場址:中國速度背后的智慧創新 在浩瀚的渤海灣,有一片風電場正以它獨特的姿態迎風旋轉,這就是山東能源渤中海上風電A場址項目。該項目創造了“五個當年”的海上風電建設速度:當年規劃、當年核準、當年開工、當年并網、當年達效。 該項目總投資約60億元,總裝機容量達50萬千瓦,需要建設60臺單機容量8.35兆瓦的巨型風電機組,配套建設一座陸上集控中心,一座220kV海上升壓站。 面對緊迫的工期和復雜的挑戰,該項目總包方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南院”)引入了全生命周期數字化建造技術。 中南院工程設計院數字工程所所長糜文杰說:“我們利用 Bentley 的開放式三維建模軟件和 ProjectWise 建立了協同式數字化環境、BIM 模型和數字孿生模型,并利用二次開發的軟件實現了自動化設計、智能化工作流、集成化交付,有效支撐了跨專業、跨地域、跨周期協同需求。這種集成技術方法將設計、建模時間縮短了 30%,施工周期縮短了20%,節省成本 10%。” 而數字孿生沙盤在完成交付后,將進一步被深化應用于智能運維系統中,使風電場高度智能化,提升風電場精益化管理能力,實現風電場的高效運行和維護。該項目奪得流程和發電類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