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晚間,麒麟信安(688152.SH,股價44.11元,市值34.73億元)發布公告,因涉嫌串通投標,公司被列入軍隊采購網軍隊采購暫停名單,自1月29日起暫停參加軍隊采購活動。 麒麟信安表示,目前公司整體經營情況正常,在暫停日前已簽訂的相關合同仍可以正常執行。暫停期間,公司不能參加軍隊采購活動,公司產品仍可供應給軍工集團、渠道及行業客戶,預計該事項短期內將對公司經營產生一定影響,但不會影響公司的持續經營。 2020年10月登陸科創板,麒麟信安被譽為“國產操作系統第一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該企業近3年的營收中,有超過7成均來自國防業務,其招股書解釋,國防包括軍事管理機構、部隊、軍工集團及下屬單位。 公司:組織人員自查并積極準備申訴 在公告中,麒麟信安表示,上述事項正處于調查階段,公司內部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自查并積極準備申訴,爭取盡快消除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公司將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不斷提升規范運作水平,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麒麟信安沒有透露暫停事項所涉及的具體內容,僅透露暫停機關為國防科技大學管理保障部采購和資產管理處。 對于麒麟信安的投資者而言,公司“被列入暫停采購名單”已是近期收到的第二個壞消息。 1月20日,麒麟信安發布了業績預告,這家此前凈利潤增長迅速的企業,預計2023年將出現盈轉虧的情況,歸母凈利潤預計為-4000萬元至-2800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預計為-7000萬元至-5800萬元。2022年度,這兩項數據分別是1.29億元和1.12億元。 對于業績出現較大變動,麒麟信安給出多方面原因:首先是部分信息安全業務由于受到客戶內部管理事宜的影響,部分項目交付、驗收方面的進度有所放緩,導致信息安全產品收入同比出現大幅下滑;其次是公司加大了研發和營銷網絡布局的投入,員工規模及薪酬費用有所增長,導致公司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增加。此外,麒麟信安還表示,對報告期內各類資產進行了計提減值準備的會計處理。 至于非經常性損益,麒麟信安表示該項目對凈利潤的影響約為3000萬元,主要系閑置資金投資理財收益及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等。 收入下滑較大 稱將擴展其他行業 麒麟信安被稱為“國產操作系統第一股”,在招股書中,麒麟信安也介紹,公司是少數幾家將國產操作系統成功進行產業化推廣的企業之一,致力于推進國產化安全應用。 具體業務上,根據此前公告,麒麟信安主要從事操作系統產品研發及技術服務,并以操作系統為根技術創新發展信息安全、云計算等產品及服務業務,應用行業主要是國防、電力及政務。 “隨著國家安全意識的提高,并受到CentOS停止維護等事件驅動,未來國產操作系統將會加快在更多的行業和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在2023年底的一次投資者交流會上,麒麟信安表示,公司將繼續精耕國防、電力等公司傳統優勢行業客戶需求,同時抓住行業信創和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加強在金融、黨政、能源、運營商、交通、教育等關鍵行業的業務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