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消費市場仍存在多式聯運銜接不暢、鐵路水運比較優勢尚未充分發揮、物流數據要素流動性不強等問題。交通運輸行業如何發力,推動全社會物流成本持續下降?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印發,鐵、公、水、航、郵各領域實施方案同步推出,聚焦打通交通物流堵點卡點,部署了18項重點工作。下一步將全力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今年全年有望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3000億元。 著眼“優”,實施優化運輸結構攻堅工程。推進京津冀、晉陜蒙、東北等重點區域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持續提升沿海港口大宗貨物綠色集疏運比例。實施鐵路貨運網絡工程,推動重點干線鐵路和進港鐵路專用線建設。推進實施內河水運體系聯通工程,推動長江干線、西江航運干線、京杭運河等干線航道擴能升級。 聚焦“聯”,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推動鐵路港前站、鐵路專用線向港口堆場延伸,推進重點港口與鐵路堆場共享共用。完善多式聯運數據共享標準,穩步推進交通物流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健全完善多式聯運管理制度和“一單制”“一箱制”標準規范,推進統一集裝箱鐵水聯運中轉交接、貨物裝載、安全查驗等標準。 促進“融”,促進交通物流與產業深度融合。聚焦先進制造業、重點原材料等重點產業,“一業一策”健全完善交通物流服務保障措施;完善國際物流服務保障體系;推進“快遞進廠”和服務延伸,創新電商物流新模式。 發力“新”,加快培育新型物流集成商。支持交通物流企業與制造業鏈主企業、貨主企業和電商平臺創新供應鏈協同發展新模式,促進供應鏈上下游、物流各環節、各運輸方式間的資源高效整合和要素共享共用,切實增強物流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